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海局势终了-《圣宗大师兄》


    第(2/3)页

    秦国公的十万铁骑南下,这些大军匆匆赶往浙江,迎来的却是浙江的败兵。

    浙江,沦陷了。

    不过一日,秦国公就攻开了浙江城的城门。

    而黄胤芳,许兆鳌等一众南海领袖则早就在秦国公靠近浙江的时候就撤离了。

    他们的私兵早就探查到了真相。

    为了不让秦国公追击他们,他们隐藏了这个真相,偷偷离开。

    秦国公不知道他们逃离的情况下,依旧不急不缓。

    当然,这都是许兆鳌等人的臆想。

    秦国公根本就不在乎这群老文人。

    就像旭阳帝和他说的那样。

    这样一群即将入土的老头子有什么好杀的,安安稳稳拿下南海四省才是大事。

    因此即使秦国公知道许兆鳌等人提前逃离浙江,他也不会去追地。

    毕竟就算他们再逃又能逃出哪里去。

    出海么?

    这几个老骨头能受得了多少海上风浪的颠簸。

    十万铁骑几乎无损拿下浙江城,然后不留一兵一卒便直追着南海残兵往南。

    而神奇的是,没有人管的浙江城竟然无比的和谐安宁。

    而在平静宁和的背后,是底层百姓中出现的一批过来人。

    这些人如果深入调查一番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来出身南海,但早就离开南海漂泊,如今荣归故里的一批人。

    他们的说辞大多是听说家乡有难,于是奔赴回来。

    他们在外小有成就,如今归来是为了帮助曾经的家乡。

    这样的人不知几何,几乎分布在了浙江城的每个角落。

    而浙江城没被屠城,甚至秦国公只是派了小股兵马入城清剿一番,除了清剿工作是在白日完成之外,结束得还快。

    傍晚时分,秦国公的骑兵就全部退出了浙江城。浙江城内彻底没了管理者。

    就连那些衙门的衙役也都没了。

    所有官府人员要么被黄胤芳等一众南海高层带走,要么被秦国公的人带走。

    .

    时间一晃又是月余过去,如今已是五月。

    这一月余来,南海的局势可谓是奇奇怪怪。

    就算是精通史书的学究都没见过这样的局势。

    自从秦国公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浙江城。

    南海士族的魁首们似乎就一直在逃亡的道路上。

    原本还有二十余万的南海士兵可以做最后的殊死抵抗。

    十万骑兵对阵二十万的步兵,南海的士兵们钱粮充沛,再加上是本土作战。

    而秦国公的十万骑兵则是千里迢迢从南方一路南下。

    要说优势的话,其实还是在南海这边,毕竟南海地势复杂,田垄众多。

    不像是北地,一往无前!

    也不像中原,万里坦途。

    如果全军上下一心,其实还是有能够战斗的本钱的。

    只可惜的是,不知道有什么人在军中蛊惑人心。

    倒也不是说蛊惑人心,而是有人将浙江城的情况在军中大肆宣扬。

    即使是没有来得及从浙江城撤出来的南海士兵在收缴的武器和盔甲之后,也被放了回去。

    浙江城周边更是在秦国公离开后的第二天就恢复了农田的开垦。

    因为南海事变,南海的百姓们早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播种时间。

    南海氏族们家中钱粮充足,根本就不在乎这一年的收成。

    但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错过了播种的时机,很有可能就会让他们今年少一季的收成。

    这可是与他们性命攸关的事情。

    无数的百姓早就已经急得焦头烂额。

    但毕竟是要打仗。

    种地也得先保住性命才是。

    但当听说浙江城附近的百姓已经重新开始开垦,不仅仅是南海,其他地方的百姓们就连军中的士兵也都起了其他的心思。

    要不是军中的钱粮供给增加了数倍,光是这一个消息就有可能把南海的军队拖垮。

    但事实上真的到了两军对垒的时候,秦国公只是派出游骑在南海士兵军队的周围大喊口号。

    说什么早日回家,早日开垦,早日收粮。

    又说南海失去了这些地主士绅,百姓的天地将会变得更多。

    甚至还有士兵在那大喊,南海一共有多少亩的土地。

    地主士绅拥有多少,老百姓们拥有多少。

    而一旦地主士绅们被剿灭,老百姓又将获得多少土地的好处。

    虽然军中士兵大多也都不识字,但毕竟在军营之中会学习到一些数字。

    而且秦国公派出的骑兵可谓是一整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在宣扬这些口号。

    南海军中所以也试图派出一些骑兵斥候阻击。

    可在秦国公的面前,论斥候战,南海一方根本就不是这些戍守边关的骑兵的对手。

    不仅仅是被耍的团团转。

    南海的斥候骑兵更是损失了许多。

    更加可恶的是就在一天之后。

    这些原本归属于南海的斥候骑兵竟然换上了秦国公军队的盔甲,举着秦字军旗,招摇过市。

    口中更是喊着更加过分的口号。

    也是在这一天的夜里,南海军营之中出现了逃兵。

    虽然许宗让连连劝说,但却劝不动几位老顽固。

    这些聪慧了一辈子的老人,在知书达理了一辈子之后,在这个上了年纪的岁数,终于开始出现一些平常老人该有的毛病。

    那就是固执己见。

    尤其是越国公,他不惜一连斩了上百名逃兵的脑袋。

    他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既然立下规矩,那就要守规矩,不守规矩的就要砍脑袋。

    但作为全军统帅的许宗让心里十分的清楚。

    现在军心本就已经开始乱了。

    在这个时候如此大杀四方,军心恐怕是要彻底溃散。

    在军事上,许宗让其实也是一位好手。

    他通读兵书,对于战场上的一系列工作烂熟于心。

    如果论纸上的谈兵论足,许宗让绝对是高手,整个朝廷也找不出几个像他这般的人物。

    只可惜的是他缺少一点点的实战经验。

    更可惜的是他虽贵为主帅,但军队的真正统治权却并不在他的手里。

    这个时候他心中就开始窃喜自己已经提前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如今看来,南海的胜率已经是越发的渺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