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根基,打造北伐铁壁-《明末隐龙》

    中军帐内的烛火跳动着,将沙盘上的山川河流映照得明暗交错。林宇的目光缓缓扫过西南全域的标记,最终定格在沙盘中央那处插着微型赤色战旗的位置 —— 那里是磐石新垒,是整个西南抗清力量的心脏,更是未来挥师北伐、剑指中原的唯一前进基地。战旗的布料虽小,却在烛火下泛着灼热的光,仿佛早已点燃了复兴大明的燎原之火。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面前三位神色肃穆的将领身上。叶梦珠一身灰色工装沾满了泥浆与铁屑,指尖还残留着修补工事时的粗糙质感;陈墨手捧厚重账簿,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摩挲,仿佛每一个数字都承载着军队的命脉;吴明远的白大褂上飘着淡淡的草药香,袖口还沾着刚熬制好的药膏痕迹。三人虽各司其职,却都带着同一种为基业献身的坚定。

    “磐石新垒,是我军的根基命脉,更是日后北伐中原的桥头堡。” 林宇的声音低沉而凝重,每一个字都像砸在青石上般掷地有声,“你们三人分管工事、物资与医疗,便是守住这根基的三道铁闸。这担子,比前线杀敌更重 —— 前线失了阵地尚可夺回,根基若垮,我等再无复兴之日!”

    叶梦珠率先上前一步,工装下的脊背挺得笔直。连日修补工事让她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像淬了火的钢:“请林帅吩咐!只要能筑牢堡垒,哪怕三天三夜不合眼,末将也绝无半分怨言!”

    “叶娘子,你首要之事,是加速修复并加固堡垒防御工事。” 林宇俯身指向沙盘上磐石新垒的西棱角堡,那里的标记比其他区域更暗,显然是曾被清军炮轰的薄弱处,“西棱角堡之前虽做了初步修补,却经不起清军重炮再轰。你可采用糯米灰浆混合铁片的古法 —— 将糯米熬成浓浆,与石灰、黄土按比例调配,再掺入切碎的熟铁碎片,这样筑成的墙体,能硬生生扛住佛郎机炮的轰击。”

    他顿了顿,手指又移向炮位区域,语气愈发严肃:“现有炮位需再增设五门佛郎机炮,每门炮都要反复校准射程,务必让炮口覆盖堡垒周边三里范围,形成无死角的火力网。此外,堡垒外围要挖掘三道宽三丈、深两丈的壕沟,引附近河水灌入,再在壕沟内侧设置三层拒马与鹿砦 —— 拒马要用碗口粗的硬木打造,顶端削尖并裹上铁皮;鹿砦则需将带刺的树枝交错捆绑,务必让清军连靠近堡垒的机会都没有。”

    叶梦珠听得极为专注,手指在掌心悄悄勾画着工事布局,心中已开始盘算所需的石料、糯米、铁片数量,甚至连抽调多少工匠、分几班赶工都有了初步计划。她清楚,这西棱角堡不仅是堡垒的防御要点,更是前线将士的 “定心丸”—— 只有堡垒成了铜墙铁壁,前线厮杀的弟兄们才能毫无后顾之忧。“末将明白!三日内定能完成加固,绝不让清军再从西侧突破!”

    林宇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捧着账簿的陈墨。陈墨立刻上前,将账簿轻轻放在桌案上,翻开的页面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数字,墨迹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属下已将近期归附队伍的人员、物资统计成册,只待林帅吩咐如何统筹。”

    “陈墨,你要做的,是让每一件物资、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最大作用。” 林宇的手指在账簿上轻轻点了点,“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军械、粮秣配给簿册 —— 军械需按火铳、长矛、弓箭分类登记,火铳要注明射程与弹药数量,长矛要标记长度与锋利程度,弓箭则需统计箭杆材质与箭镞类型;粮秣要按大米、面粉、腊肉细分,甚至连咸菜、干粮的数量都要一一记录,确保每一件物资都有据可查,既不能浪费,也不能让前线将士缺衣少食。”

    他停顿片刻,语气中多了几分郑重:“更重要的是对新归附人员的甄别与整编。你要亲自与每一批归附者谈话,按其特长分类 —— 有战场经验的老兵编入战斗部队,补充前线兵力;会铁匠、木匠、泥水匠的工匠,全部编入后勤工坊,协助叶娘子修补工事、打造军械;普通百姓则编入辅助营,负责搬运物资、守卫后方粮仓。记住,绝不能让有通敌嫌疑者混入其中,也不能埋没任何一个有才能的人。”

    陈墨一边听,一边在账簿边缘快速记录着要点,笔尖划过纸页发出沙沙的声响。他深知物资与人员的有序统筹,是军队高效运转的根本 —— 若是军械混乱、粮秣短缺,哪怕将士们再勇猛,也难打胜仗。“属下遵命!明日便开始重新分类登记,定让每一份力量都用在刀刃上!”

    最后,林宇的目光落在了吴明远身上。吴明远虽已年近花甲,却依旧精神矍铄,白大褂上的草药味仿佛能让人瞬间静下心来。“吴先生,战场之上,救死扶伤与上阵杀敌同样重要。你肩上的担子,是保住我军的有生力量。”

    吴明远躬身行礼,语气带着医者特有的仁厚与坚定:“老夫定不负林帅所托,定让每一位受伤的将士都能得到救治。”

    “你需立刻扩大伤兵营规模。” 林宇的声音柔和了几分,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目前伤兵营仅能容纳两百人,远远不够应对日后的大规模战斗。你要在伤兵营西侧再搭建十顶能防风防雨的棉布帐篷,将容量扩充至五百人,每顶帐篷内都要配备足够的草垫、被褥与疗伤草药。”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同时,要尽快培养更多医护人员。你可从周边百姓中挑选心细手巧、有怜悯之心者,亲自教授他们伤口清洗、缝合之法,以及常见草药的辨认与熬制技巧 —— 比如止血的三七、消炎的蒲公英、镇痛的当归,都要让他们烂熟于心。另外,你要派人与周边村寨的族长联络,以合理的价格收购草药与粮食,确保伤兵营的补给永远充足,绝不能让将士们因缺药少食而丢了性命。”

    吴明远认真地听着,心中已开始盘算挑选医护人员的标准,甚至连草药收购的路线都有了初步规划。他想起之前战场上那些因缺医少药而牺牲的将士,眼眶微微发热:“老夫明白!定让伤兵营成为将士们的‘重生之地’,绝不辜负每一位为国而战的英雄!”

    林宇看着三人坚定的神色,缓缓走到帐中央,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你们三人,虽分管不同事务,却需密切配合 —— 叶娘子修补工事需用的物资,陈墨要优先调配;吴先生收购草药需的人手,陈墨要及时安排;伤兵营若需加固防御,叶娘子也要伸出援手。记住,你们三人拧成一股绳,才能将磐石新垒打造成进可攻、退可守的钢铁核心。这不仅是我军的根基,更是复兴大明的希望,不容有失!”

    “请林帅放心!我等定不负所托!” 叶梦珠、陈墨、吴明远齐声应道,声音铿锵有力,震得帐内烛火微微晃动,却也让那赤色战旗的影子,在沙盘上愈发清晰。

    林宇走到帐外,夜风吹起他的战袍,带来远处工匠们敲打铁器的叮当声、士兵们操练的呐喊声,还有伤兵营传来的淡淡草药香。磐石新垒的灯火如同繁星般点亮了夜空,每一盏灯下,都有正在为基业奋斗的身影。他深吸一口气,望着北方的夜空,眼中满是坚定 —— 西南的布局已基本完成,待磐石新垒稳固之日,便是挥师北伐、与永历政权汇合之时。到那时,定要剑指湖广,光复中原,让大明的旗帜重新飘扬在万里河山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