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逃-《差点丢弃的故事》


    第(2/3)页

    县令郑孝得知灵光寺跑了僧人,还是倭国人,以为事情重大,一边报知府衙门,一边遣人四处抓捕。

    一时间,县域范围皆为捕人告示。

    普照知道智信会报官,与其被抓,牢狱受苦,不如逃回倭国。官府衙门差人抓人,一般都在官道行走,并把住卡点,守株待兔。普照便日伏夜行,穿越森林,很快到了安微江西交界,他要从这里进入浙地,转道舟山过海。

    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过了个把月,普照路过磐安,此处距天台不远,一直以来对禅宗痴迷,便决定前往参学,顺便打听师傅密布消息。

    为防他人揣测,普照以行脚僧为名,在国清寺外的螺溪道场暂时歇息。螺溪由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放生螺蛳而得名。螺溪寺院由赐号“净光大师”的羲寂大师所创。自宋代乾德二年以来,此处一度兴旺,林泉相辉,金碧辉煌,不知什么缘故,如今殿檐残断,色墙脱落,只有数名不弃不舍的僧人,守着穷寺极为艰难。

    普照听师北岩寺悟宗法师说起过,唐五宗灭佛会昌法乱,螺溪、国清两大寺院内的经藏尽失,不少为倭国得到,存留北岩寺的经书,普照还看到过,封面上有螺溪寺院的书库印章。

    晚上睡在螺溪寺内,早晨前往国清寺,寺内管事僧询问起,他告诉他们是螺溪传教院的。别人再看看他,衣服破烂,面黄肌瘦,也有些同情。

    因为是邻居寺院,国清僧人并不怀疑他,让其听讲佛法,供应斋食,晚上还是回螺溪寺院。

    如此过了半月,普信与几个僧人熟了些,其中一人法号其道,极为热情。普照趁机向其道打听密布下落,这才知师傅呆了几个月就离开了,让他失望之极。看来再见师傅,或者搞清御赐宝物是不可能了。

    他决定早点离开,回到倭国。

    那日清晨,普照告别螺溪,沿着溪沟前行。突然,晨雾弥漫之中,出现十余名衙役,拦住他的去路,不管三七二十一绑了他。

    普照正要辩解,衙役身后走出一人。

    各位大人,正是此人向贫僧打探通缉案犯密布下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