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行脚-《差点丢弃的故事》


    第(2/3)页

    净诚替赵真三人剃度之后,刚回到方丈室,突然僧人来报,朝廷锦衣卫罗大人到了寺院大门外。

    这令净诚惊出了一身冷汗。赵真这些朝廷案犯刚入寺院,锦衣卫便紧随其后,难道与此有所关联,或许被发现了什么?净诚长叹一声,定了定神,心想是祸躲不过,听天由命吧。他连忙外出相迎。

    净诚与罗双兴见面,便到方丈室谈话。

    在罗双兴看来,净诚是密布进入京师之后最后见过佛门高僧,随后密布在京几日回来便圆寂了,难道他们真的有什么秘密?为何朝廷又将法师调至灵光寺?

    带着这些疑惑,罗双兴一边喝茶一边不经意地旁敲侧击。

    罗大人,此番朝廷任命贫僧住持灵光,真的是出乎意料。灵光寺不仅受皇帝恩赐,亦是名僧栖居修行之所,非佛门精英不可久住啊。贫僧才疏学浅,尚且自性若迷,非佛缘深厚之人才行啊。

    法师自谦了,若不是密布与法师一见如故,怎能有此佛缘,想必密布对法师有所开悟吧?

    不然。贫僧与密布法师从无交往,亦无切磋,况且贫僧才智如何与密布相提并论。

    法师可记得,当初与密布一同上山之人,到底是什么人?

    贫僧确实不知。

    那么,关于皇上所赐宝物,一直没有踪影,法师如何看待?

    阿弥陀佛。唐代高僧五祖曾说“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贫僧以为,密布大师之意,只是让人潜心修佛,福报皇恩。

    宝物是否可能仍在寺院?

    贫僧到来之前,凡静法师多次在寺内寻找,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弥勒佛殿、毗卢宝殿、法堂、念佛堂、藏经楼、密布大师纪念堂、舍利灵塔等,均翻了个篇。贫僧想,宝物去向一直是个谜了。

    罗双兴点点头,觉得法师言之有理。然而,想到圣上旨意,不免有些担心。只要宝物还在,元军残余一定会再找上门。

    正当两交谈之时,县令郑孝的差役赶来,说是江西送来公文,因是送罗大人的密函,不敢拖延。

    罗双兴拆开一看,竟然有假扮行脚僧人外逃的残余,非常吃惊。他连忙写下书信,令JJ两府协同围剿。他还加上一句,自己随后便去江西。

    罗双兴见净诚闭上眼睛打坐,便要告辞。

    法师,下官要去江西,改日拜访。临手之前有一言提醒法师。灵光寺僧众上百,可要一一查验度谍,以防被不法之徒利用。

    罗大人所言及时,贫僧当重新核查,所有名册随后呈报县衙备案。

    罗双兴起身走出方丈室,走下台阶,突然遇上三名剃度锃亮的僧人走上来,三人体型较壮,这正是赵五爷他们。

    罗双兴停下打量他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