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盗马-《差点丢弃的故事》
第(2/3)页
他们三人撬开马厩门,各牵一匹马出来。要穿过街道石板路,马蹄虽然包扎了布,仍然有些节奏感的声音。
到了镇边,突然出现一名挑担的小贩,可能是去哪里赶集的,正好与三人相向而过。或许此人看到三匹大马过来,也看不清,以为是官兵,并没有引起注意。
出了镇,三人连忙解开马蹄包着的布,快速骑上马,消失在夜色中。
李明浩截击行脚僧,虽然打死几人,多数逃跑了。但他还是非常有信心,一边上报罗双兴,一边组织快马队外延百里之外设卡,并全部釆用便衣巡视,凡提供线索者一律奖赏,凡戴帽者一律检查,凡见僧人度牒不符,年轻力壮者一律捕起来。
陈湘辉部失散逃跑的人不敢走官道,只能翻山越岭,官兵已经跑在他们前面了。
明朝地方对镇守关隘非常重视,守御的是兵丁配有盔、甲、长枪、弓、箭等军械和火器。大型关隘建筑完备,设有衙署、仓储、书馆、神机库、庙宇、儒学等各种相关设施。小关卡则利用地势险要,进行设卡检查。
因平日里回马岭巡防南来北往人员,往北前往饶家贩、上屋孙家、饶家山,百里内地势险峻,山峦叠嶂,人烟稀少,几乎无人巡防。所以,不到两天,陈湘辉便到了瑞昌东郊,他们弃马步行,准备寻机赶到长江边去。
当年信息闭塞,通讯不便,陈湘辉以为自己的长途奔袭已抛开追兵而沾沾自喜,却未料到李明浩已经在守株待兔。
但是,陈湘辉也非等闲之辈,他作了新的打算。
俗话说,“舟船之盛,尽于江西”。如果说山岭给江西于安全感,丰富的物产,江西凭借舟楫水利之便,让手工业、农业产品闻名天下,让商人、文人汇集于此。
陈湘辉的文章要从水做起。
瑞昌盛产铁矿沙石,运送铁矿沙石到长江的舟船不少。若是登上船,藏在矿沙石之中,便可顺流而下。
不过有个问题,船在河道行进,如何登船?只有一个办法,游泳登上船。可天气已冷,怎么办?阿柱和阿铁都说拚了。
为以防不测,陈湘辉叮嘱,三人分别各登上一条船,若他出事走不了,一定要带信给他夫人和儿子,告诉她们自己是如何死的。
天黑后,三人潜伏在河道狭窄处。农历十一月的天气,湿润的空气,让人感到了寒冷。河道上有轻微的雾,视线不良,他们要从船头微弱的灯光下,观察船体吃水深浅情况,判断是否铁矿货船。
第一只铁矿船过来,阿柱将衣服举在头顶先游过去,顺利登船。过了不到半个时辰,阿铁也同样登船。
陈湘辉伏在河边,静静守候,可是过几个时辰,天渐渐亮起来,依旧没有看到铁矿船。怎么办?正当他焦急万分的时候,一艘铁矿石船驶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