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回家-《此刻,举国随我穿越异世界》


    第(1/3)页

    事变第十三年。

    冬。

    这年,武凡阳四十岁。

    303星球一族的母舰一年多前通过母石司运到3011大陆。

    逆向工程的难度,超过了武凡阳和柳青的想象。

    人族和渭水族全力配合,整整一年,舰体材料没有重大突破。

    动力设备,储能设备,能量捕获设备等,逆向图纸已经顺利完成。

    但没有新型舰体材料,根本无法建造。

    舰体材料,是典型的合成材料。一种从未见过的物质在合成材料中极为重要,一旦缺乏,新材料性能只能达到人族现有水平。

    新物质,粒子运行速度,是现有物质的粒子速度十倍,接近光速的九倍。

    人类,第一次发现超过光速的物质。

    渭水族,也是第一次发现。

    新物质,在新型合成材料里带动了其它电子高速运动。

    更奇特的是,虽然超过光速运动,性能却极其稳定。

    渭水族和人族最终结论,新物质,属于宇宙中天然的物质,并非人工合成。

    吕丹建议,以现有舰体材料,做三架缩小版舰船。

    依照计算,每架舰船甲板面积可达五十万平米。

    三架舰船合力,能够捕获直径五百公里的行星。

    能量储备,可相当于人族现有母舰。

    速度,可达到每秒二十五万公里,舰体外壳,综合强度超过渭水族对头一倍。

    三架新型母舰,可以担当保护坎达碑星球的任务。

    至少,柳青一族对头再来,可放手一搏。

    设想,在事变第十五年春变为了现实。

    ……

    ……

    地球,距离坎达碑星球七十光年。

    渭水一族早有坐标。

    因为地球科技水平极低,耗费巨大能量抵达,超级文明自然觉得没有必要。

    渭水族因为肉体已被灭族,地球人族与其相似度极高,又需要培养能够照顾他们婴儿的可靠群体,方才利用无人母舰巨大能量,每隔二百年左右摄取一座城市到达坎达碑。

    摄取一座城,相当于消耗掉一颗直径上百公里的行星。

    这样的做法对于渭水族也是无奈之举。

    直径在300公里至500公里的行星,十分珍贵。

    过小,一次性能量补充不足,过大,没有办法捕获。

    事变第十五年秋,3011大陆人族高层,决定回到地球。

    三艘体型较小的母舰,担当起护卫任务。
    第(1/3)页